大基建朋克,有内味儿了
► 文 观察者网 李焕宇
这几天,又有一位画手凭借着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爱国主义美术作品,赢得诸多网友盛赞。
系列作品题为《中国2098》,构建了一个“本世纪60年代冰川融化,海平面大幅上涨”背景下的世界,以在低轨道空间站“黄河站”工作的“老七”为主角展开叙事。
在这个构想宏大的未来世界里,中国联同东北亚国家共建了合围东海和日本海的大堤,之后又从堤中抽水灌进黄土高原,改善了西北生态;同时,在东海和日本海填海造地,为人类拓展生存空间。
观察者网找到了这位年轻画手,他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本科毕业生范文南(微博@铁憨憨nangesfg)。他毕业后在字节跳动工作。
范文南表示,作品受中国传统文化中“愚公移山”的启发。面对历史上的无数危机,“愚公移山”这种不畏困难、持之以恒的乐观主义精神,始终激励着中国人不断前进,那么在未来,拥有先进技术和组织能力的中国政府和人民,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不论未来人类的技术发展到何种形式,这种精神依然是我们面对巨大危机时最后、也是最坚固的一道防线。
这样一套农耕文明传统文化辅以现代重工业的“基建狂魔”大餐,令网友们过足了瘾。截至目前,在某社交平台话题#中国2098#的阅读量已逼近一亿,@观察者网 的相关推文也获得1.6万次转发。
还有网友将该系列中涉及美国的图片单独拉出来发到了外国的社交媒体上。截至发稿,图片在推特已有1272的转发和1万的点赞数。
如果说此前的“战狼画手”@乌合麒麟 是以紧贴时政的叙事,为我们剖析了中国人的“牛鬼蛇神”,那么范文南这次便是以浪漫主义的视角,讲述了中国人的“星辰大海”。
观察者网对范文南进行了专访,不过在此之前,请大家先细细品味下这套《中国2098》(全部图片均已获授权,文末附有作者本人标注的彩蛋):
飘扬着红旗的东海大堤建设工地,“风雨同舟共筑家园”等典型中国式施工标语清晰可见:
厦门,东海大堤的南方起点,大堤下方为两艘电磁炮战列舰:
位于延川的东水西引一号水渠,海平面上涨后,华北平原和长三角的积水被抽到了这里:
黄土高原遗址,这里有东水西引工程最早的几个水渠,如今已被改造成居民区和工业遗迹:
2098年的美国纽约,导游说:“想感受未来和现代化就去亚洲和欧洲,但要体验历史变迁,感受帝国时代的余晖,还得去北美”:
主人公“老七”居住的小区居民楼外(注:墙上文字为网友仿写的毛主席风格句子,并非毛主席本人语录):
观察者网:你好,《中国2098》系列图片展示了一套令人惊奇的宏大世界观,请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构思这一体系的?
► 范文南:《中国2098》更像是给自己想做的视觉风格套上一个合适的故事,大概就是微博上说的“人民朋克”或是“大基建朋克”。
大三刷B站的时候,看到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视频,觉得比很多外国科幻还要科幻,而国内还没有相关的视觉叙事,(流浪地球当时未上映)于是想尝试一下。
就是那种场景里要有许多中国元素,真正当代中国的元素,比如沾灰的绿布和脚手架,工地的水泥搅拌机,“拆”字涂鸦,天桥上挂的塑料布标语牌等等,(略显刻板的中国元素即方孔钱、斗拱、庙、尺度夸张的飞檐,浮夸的金龙等,对我来说反而很陌生)它们有权利和科幻结合起来,而不是一提到科幻就是透明显示屏,飞车,英文广告牌,英文配音,机器人造反之类的。
到了今年1月初,央美毕业设计开题,第一次汇报完大纲之后被老师组通过了,于是就开始推进整个工作。
美国科幻电影的常见要素:飞车,英文配音,机器人造反 图自电影《我,机器人》
观察者网:你在构思这套有“当代中国元素”的科幻世界时,那些设备和场景的灵感又是从何而来,你有经常去工地吗?
► 范文南:我们画画的都有外出拍素材的习惯,虽然进不了工地,但现在手机的变焦功能完全可以在很远的距离拍到清晰的脚手架和起重机的细节,平时出门看见了合适的就随手拍。
我很喜欢风和雨水在混凝土表面留下的痕迹,南方水的痕迹偏多,北方风的痕迹偏多,有时在北京趁着堵车,我就用手机拍立交桥的水泥护栏,特别有质感。这些材质会被直接用到我的画里。
然后现代的巨型集装箱船、矿砂船还有油轮,我认为是特别有工业美学的,我在B站关注了中国船舶的账号,他们造船的视频给我很多灵感,当然也可以直接去搜索这些船舶的高清图片,还有中国在南海的挖泥船也是很值得参考的。
观察者网:那你又是如何最终敲定去画在“东海大堤”、“东水西引”这样超级工程呢?
► 范文南:具体的项目选择方面,通过对中国还未开始的超级工程进行调研,我发现这些工程项目都非常严谨,已经有很多专家论证过,还有些造成了激烈的争论,画起来怕会束手束脚,还可能引起不必要的争议。于是决定,不要过于纠结和陷入一些政府已经立项或陷入停顿的巨大项目的可视化,也就是30年之内会建成和完工的工程,不要去考虑或者默认其已经完成。
回到背景设定中的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这里面最好画的是沿海新长城,首先它体量大,符合“大基建”主题;其次,它能体现中国人民和政府面对未来环境挑战时克服困难的决心,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最重要的是:它受到海平面上涨的前提条件而存在——科幻和现实结合最恰当。
网络上流传的种种中国未完成的“超级工程”中,它是不存在的,就是因为海平面变化的前提条件不存在,而其他的超级工程,比如藏水入疆、墨脱水电站已经存在大量论文和正反两方专家的辩论,不好画;或者是像烟大通道,技术上不存在问题,20年内完工,画出来缺乏概念艺术的预见性,所以“东海大堤”这个完全架空的东西,反而可以成为那些繁多的、论证过的、将要进行的超级工程的一个象征和“化身”
“东海大堤”在中国沿海,有沿海就要有内陆,即还要有另一个“化身”,它可以作为中国大基建在内陆的代表;上文中藏水入疆、墨脱水电站等就是想找到一个内陆的“代表”,但它们已经证明不太合适(主要就是和“东海大堤”相比它们太为人熟知、太“真实”);而比较浪漫的方案是“黄土高原变绿洲”或“新疆盆地变成湖”,如果是前者,可以做一个乌托邦化的黄土高原——绿水青山加高科技,这样做可以尝试打破这几年概念美术对中国中部地区的刻板印象——重庆加“赛博朋克”(我很喜欢重庆,但美术人有义务探索新的风格);如果说“新长城”是中国沿海大城市未来的新纽带,那么“科幻梁家河”就是中国内陆小城镇在未来发达社会主义阶段下呈现的新气象。
观察者网:你在《中国2098》这套图里提到了是受“愚公精神”的启发,这有什么具体缘由么?你的作品对中华民族的战天斗地精神情有独钟,你是如何理解的?
► 范文南:我之所以这么说,一是因为“愚公移山”是每个国人潜意识里的东西,中央美术学院第一任院长徐悲鸿的经典之一就是“愚公移山”,而且也确实和我要表达的主题有相似之处,可以增加代入感,在毕设汇报中让老师感到熟悉。
第二,这其实是一个烟雾弹,我表面上说愚公移山民族精神(确实如此),但实际你看到《海殇》出现的时候就会发现还有别的东西,我曾经自己想,这实际上就是八个志愿军,但只有一个装了真的炸药包,只要这一个带“真的炸药包”的战士到了碉堡门口,就OK了;但目前来看,情况没有这么悲观。
我的导师特别喜欢我的设定,但在今年2月份(观察者网注:国内新冠疫情在2月初达到高峰),他多次劝我换题材,怕我受到伤害——被某些人认为是“歌功颂德”扣帽子,在我认为没关系后就一直支持我,我很感激。
《海殇》在3月底完成,4月初中期汇报的时候被上面的导师组吐槽是“幻想”,我也没说什么,但到了6月份又有同学说“你这个应景”,这大概还是要感谢特朗普吧。
最后答辩时出于稳妥起见,我只在这幅画前停留了几秒钟,反而在文艺座谈会的截图部分讲得长一些,为了用最安全和礼貌的方法委婉地阐明自己的立场,就算有老师有想法他们也不能再多说什么——毕竟文艺座谈会段落的截图已经讲得比我还清楚,更重要的是,有了这张图就基本不可能在答辩中被某些老师的话术带歪然后扣帽子被恶心。
我想特别说明一下,我爱央美,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是我上文提到的那种,而且这种问题也并不单单存在于央美一所高校。“爱国和社会主义是原罪”这种观点在中国也存在几十年了,但是上述观点的信徒在几十年间的经历就好像纳粹入侵苏联,在攻入莫斯科郊区后再也无法前进,之后便节节败退——随着“中国崩溃论”的崩溃和“历史终结论”的终结,如今愈发可以感受到这场战争正在进入尾声: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理性讨论中国发展过程中暴露的缺陷,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和10多年前改旗易帜、破罐破摔的舆论氛围形成鲜明对比。从过去“中国和社会主义不配拥有美好的未来”到如今“在被解构的一地鸡毛的信仰废墟上,我们要重构自己的宏大叙事,重构中国道路的远大前程。”
说到战天斗地,其实这70年来就没停过,真停下来就亡国了;过去“人”给我留下的印象深,是因为“机器”相对落后,现在“人”依然充满干劲,但“机器”也越来越强;所以战天斗地的场面更加斗志昂扬;多说几句,中国工地上特有的标语和小彩旗让这种氛围变得更强,这个视觉符号我特别喜欢。
最后喊出我们的口号:一定要大力发展工业文化!
观察者网:《海殇》确实是一张很有意思的图,你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构思这张“炸药包”的?是受时事影响吗?
► 范文南:首先这些场景全部在疫情暴发前就有规划了。
最早《海殇》的构图是一艘建造到一半废弃的美国航母被拖船拖着穿过对马海峡,而海峡上正在建设对马大桥,作为东北亚铁路的一部分;以此来致敬“瓦良格”号过博斯普鲁斯大桥;但后来我觉得这样不行:美国人想办法拆了苏联航母,却没有战胜俄罗斯人的民族精神,还让人怀恨在心;而我要杀人诛心,所以《海殇》就出来了。
我说的杀人诛心的心,是美国资本家和他们扶持的一整套文化艺术意识形态话语霸权,并不是普通美国人民;这就是为什么把地方选择在华尔街纽交所门口,还要把它变成博物馆。
对于美国这种军事强国,在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之间,我选择了用前者去对付它。
观察者网:我们注意到你有说@乌合麒麟 在你创作最困难时激励了你,可否透露一下这段往事?
► 范文南:那段时间我在绘画技术上遇到一些问题,也不确定画这种题材能不能让我顺利毕业,有些迷茫(和外部关系不大,每件事情做到一半都会产生这种情绪吧),然后“乌合大大事件”让我发现原来我不是孤军奋战哈哈,而且乌合画得太快了,又快又准又好,我就觉得自己太废柴了,不能这样子,于是就渐渐打起精神,解决技术问题,把想表达的表达出来。
观察者网:最后想了解一下,你在@观察者网 微博留言里提到,自己曾受观察者网的启发,能否介绍下?
► 范文南:最早接触观察者,是2015年在B站,那时观网的内容挺简单,还有很多军事视频;然后就是思政课老师向我安利了张维为,与此同时我在观网APP的时评版块看到他的文章,于是就看了,深受启发,张老师的文章适合入门,各个方面都会讲到但又不会太复杂。
过了一段时间我就开始看那些更加专业向硬核的学者,比如文扬老师的广土巨族系列,罗思义老师的经济数据分析,后来还有温铁军老师、陈平老师、范勇鹏老师、沈逸老师等等等等真的太多了,一时说不上来了哈哈哈哈,当然还有你们自己的邀请码大全哈哈哈哈,他们给我的帮助很大。对还有金政委,这个不能落下。
以下为范文南本人对图片的详解和公开彩蛋:
详解图片为《厦门:东海大堤南方起点》,东海大堤场景中的标语解释:
大量的标语用以解释设施功能、场景地点、正在进行的事项等(福建、升降船坞、战列舰建造任务等):
此时的中国用的当然是北斗系统(BDS):
“拆”字涂鸦:受海水上涨被迫废弃的建筑残骸,为军舰安全会被逐步拆毁。
左侧标语中先出现了“人民”,即一切存在的基础。
“人民”后方是场景主体,即“船坞”、“建造任务”和下面的“听党指挥”,象征工业体系,人民军队和党的领导,三者与人民紧密联系。
主体后方的大堤上写着“把第一岛链建成和谐新家园”,意味着安全的地缘环境和自然环境,也和第一张太空俯瞰相呼应(第一岛链已经变成大堤的一部分),此标语和前景中的“人民 工业体系 党 军队”呈因果关系——强大的实力造就第一岛链的和谐。
最远景是某种正在建造的新型立体城市,它和大堤建在一起,上面写有标语“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标语上方是党徽——这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此标语被放在最远处,意思是没有前景和中景里“人民 工业体系 党 军队”构建的国家实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空中楼阁。
右侧中景建筑上的“持久和平 普遍安全 共同繁荣 开放包容”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会涉及到的具体内容,其放置原理和上一段相同。
军舰和建筑与工程船的关系:图中3艘军舰,一艘在建造,两艘在停泊,工程船从近景和远景对军舰进行了“包围”,且军舰处于大堤和船坞的保护之中,意思是工业体系是军事力量的重要支撑,而军事力量对工业体系的保护是无形的,就像呼吸空气一样——正是因为这里有人民军队的军舰,所以大堤和新建的城市才不会变成帝国主义的战场。
公开一下彩蛋,关于建筑和船只编号的意义:表达对学校和室友的思念
洞库B-118:央美设计楼地下教室B-118,是英语考试,专业必修课和设计学院开会的常用场所
清海213:央美设计楼教务办公室213,选课申请重修补休课程核查学分的圣地,和工程船要干的事情有相似之处
升降船坞411:我的宿舍门牌号,船坞里有一艘没有完工的军舰,在这里有一层“划水”的含义——和室友们4年间划水摸鱼度过的时光
军舰612:央美设计楼原教务办公室612
军舰620:央美设计楼一个可以通宵肝作业的地方
点赞↓ 在看↓
越赞越好看